高墙内母亲思病儿束手无策狱警捐钱送孩子求医治病霍仕明
郑爱兰,辽宁省女子监狱一名服刑人员。2004年3月17日,她从沈阳的雇主家偷了1万元现金。因为她9岁的儿子张亚军患上急性M4A型白血病,医院告诉她再不交钱就得停药了。当年7月10日,郑爱兰被送进辽宁女监服刑改造。 而刚刚入监的郑爱兰,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,情绪很不稳定。1月29日,管教队长给郑爱兰山东老家的村委会打了个电话。村干部在电话里告知,为了给儿子治病,郑爱兰的丈夫张宝贵想尽了办法,没钱治疗的孩子现在已经卧床不起、奄奄一息了。3天前,郑爱兰的丈夫已经背着儿子去沈阳了,想让母子俩见最后一面。 “虽然郑爱兰是一个服刑人员,但她的儿子也和大家的儿子一样,大家没有理由袖手旁观。郑爱兰为救儿子而犯罪,已是一个很大的悲剧,我们绝不能眼看着更大的悲剧发生。现在,我们要筹集一笔钱,救治郑爱兰的孩子,还要树立起她重新做人的信心。”监区领导的话掷地有声。 一场募捐活动在辽宁女监的监区干警中间进行。仅仅两个小时,很快就凑起了近4000多元。当张宝贵在接见室里接过厚厚的一摞捐款时,这个饱受磨难的男人惊呆了,“扑通”一声跪了下来,郑爱兰更是跪在丈夫身边,直给监区领导磕头。 在两名管教干部的陪同下,张宝贵带着儿子来到治疗白血病最权威的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。经过检查,医生说,孩子的病已经耽误得太久了,要马上住院进行抢救。同时,告诉他们交两万元的住院押金。捐的钱远远不够啊!当听说是监狱干警捐款送服刑人员的孩子治病时,医院决定让孩子先住院,并特别为孩子制定最经济的治疗方案。 不久前,当记者再次来到医院,孩子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:“小亚军的病,如果坚持两年以上的常规治疗,是完全有希望治愈的。但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治疗的费用。真诚地希望社会能继续给张亚军以关爱。” 9月7日,管教干警告诉记者,由于郑爱兰表现良好,已获得减刑,将被提前释放。 |